Pages

2011-09-13

imo-好用又免安裝的整合式即時通訊軟體,大推薦!

打從 AJAX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與 JavaScript 的大復活後,就有許多所謂的 「Web App (網路應用程式)」被開發出來,也因此衍生了許多方便程式設計師撰寫該類 Web App 的 Framework (框架) 被開發出來,以便加速整個開發的流程。

Web App,顧名思義,就是將原本安裝在本機端使用的應用程式,改為在網頁上運作的一種應用程式。這類 Web App 的優點便是不必再另外安裝許許多多的各式軟體,而是利用雲端儲存、運算的方式,就算您的電腦的硬體效能不強,只要透過網路與瀏覽器,還是能夠完成許許多多的工作;不僅是工作,像是因為智慧型手機而爆紅全球的 Rovio 公司所開發的 Angry Bird (憤怒鳥) 這款遊戲,現在也有 Web App 版本,而不僅僅是 iOS 或是 Android 版本的 app 而已囉!另外,像是 Google 推出的 Google Docs 等服務,也都在 Web App 的範疇之中。另外,更別提由於這類應用程式是在瀏覽器中執行,自然而然的是「100%跨平台」的應用程式囉!

而今天要介紹的主角「imo」,說穿了就是即時通訊軟體 (IM, Instant Messenger) 的 Web App 版,只要透過網際網路與瀏覽器,便能夠再同一個頁面中,方常方便地同時運用各種即時通訊軟體如 MSN、Yahoo!即時通、Skype、Google Talk、Facebook Messenger 等各種即時通訊軟體,省去了相當多的麻煩(雖然筆者不想多說,但是…真的有太多太多女性友人,也許因為對電腦(英文?)不是那麼熟悉,在安裝軟體時總是不假思索的"下一步"狂點…無意間可能就裝了很多不必要的程式如工具列之類的,導致因此拖累系統的效能也損耗了硬碟的空間),況且,在筆者更新過自身的 IBM / Lenovo x60s 為 Crucial M4 64GB SSD 之後,這類 Web App 能夠為小硬碟帶來的好處就更為明顯了,善加利用 SSD 與這類 Web App 如 Google Docs 等,便能在「效率、空間、與金錢」三者之間取得一個不錯的平衡!可說是小硬碟的福音呢!(謎之音:怎麼好像在哪常常聽到…囧)那筆者就開始介紹 imo 這套線上整合式的通訊軟體,Let’s get started !

要開始使用 imo 的話真的是相當簡單,只要打開你常用的任何一款瀏覽器,點選以下

imo 網址:https://imo.im

就可以進入如下圖的 imo 即時通訊網路應用程式頁面了,介面的設計相當清爽乾淨,也清楚明瞭的列出目前支援的即時通訊軟體,當然 imo 本身也有自己的即時通訊軟體,不過目前並未開放註冊,而是採用會員邀請制的方式;不過筆者認為對多數的人來說,不僅不必/也不想再去註冊一個新的帳號了吧?連自認為用過許多的即時通訊軟體的筆者,都僅有 imo 目前所支援的市面上十二種即時通訊軟體中的七種…所以就 imo 的支援度來說,真是夠了!

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在行動裝置中,imo 也支援了市面上幾乎所有的裝置,在其介面的左中處有標示出各種支援的裝置,就連被預測為在未來會消失的的企業之一的 NOKIA 都還在支援的範疇之內,可見 imo 在行動裝置的市場上,也是不遺餘力的在搶佔呢!

各位讀者只需使用上圖所列的其中任何一種即時通訊軟體的帳號,來作登入的動作即可。一般來說,筆者自己是不會勾選登入 (Sign In) 按鈕的旁「remember me」這個選項,免得在公用電腦上或是網咖使用的時候忘了登出造成帳號洩漏甚至被盜用的情形。

登入之後的畫面便如上圖,左上方為您的個人圖像,想要該改的話也只要擊點一下,便能讓您上傳新圖片作為您的個人圖像(如下圖);在其下方(也就是左方側邊欄)便是您的帳戶列表,由於筆者目前僅利用 MSN 帳號登入,所以只有列出一個,等會兒我們會加入新的帳號;而中間的一大塊空白的區域便是留給對話視窗使用的,對話視窗也有兩種展示的形式,稍後筆者也會介紹給各位讀者認識;,便是右方的聯絡人列表 (Buddies) 了,預設就是依照個人原本 MSN 中分類群組的設定,不必自己再另外分類一次。

基本的 imo 介面就是如此的配置,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要如何新增與連結其他帳戶。



  新增與連結其他帳戶 

如下圖,在帳戶列表上,擊點「Add Account (新增帳戶)」後,點選你想要新增的帳戶類型,在這邊我們以 Facebook 為例,再按下「Connect」按鈕:

之後會出現如下圖的 Facebook 登入畫面,填入您的帳號與密碼後,按下「Log In」

接著您會被導引至如下圖的所顯示的畫面,表示您已經通過 Facebook 的認證了,只要再擊點右下角的「Login」按鈕,便能完成新增的動作並且開始使用 Facebook Messenger 的服務囉!(註:使用 Google Chrome 瀏覽器的使用者,若在這個步驟遇到問題,可以試著將原本的視窗「重新整理」,之後應能正常看到如下圖的畫面)

重複以上的動作,各位讀者便能新增您欲加入的各種類型帳戶,享受「多個IM,一次滿足」的樂趣囉。不過,若是每次使用時都需要一個帳戶一個帳戶慢慢的新增進來,豈不是很不方便嗎?這樣就沒有所謂的「整合」的感覺了呀!

不曉得各位讀者有沒有注意到,在您新增了其他的帳戶之後,在原本的「Add Account」的下面出現了一個「Link Account (連結帳戶)」的按鈕(下圖紅框處),只要擊點這個按鈕,就能夠將您目前所新增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所有帳戶連結起來,爾後,您只需要使用眾多帳戶的其中任何一個,來作登入的動作,imo 便會幫您自動登入其他以連結的帳戶囉!



  對話視窗版面配置類型 

接著筆者要介紹的是 imo 目前提供的兩種對話視窗配置的型態,第一種是「視窗型態」的配置型態,也就是各個對話視窗會以「獨立視窗」的形式分佈於整個瀏覽器視窗中(如下圖)。

在該種模式下, imo 提供了一個貼心的功能,像是如上圖我們把原本的某個對話視窗關閉了,只要按下下圖紅色方框圈選處,也就是再次擊點「視窗型態」配置的按鈕,imo 便會幫我們自動將視窗重新整理與排列(如下圖)。另外,在對話視窗的訊息輸入欄中,我們可以利用鍵盤上的「Tab」鍵,在各視窗作游移,也就是說可以利用 Tab 鍵切換要輸入訊息的視窗,方便我們在同時與多人對話時,可以增快我們回應的速度。

第二種型態則是「標籤式」的版面配置,其配置的狀態如下圖,每個對話視窗自成一個標籤,若是要切換視窗的話,必須自行選擇要切換到哪個視窗,並無法像視窗模式時使用 Tab鍵來作切換視窗的動作。若是在這種模式下,開啟的對話視窗過多,可利用途中紅框處的「All tabs」來快速切換到您得目標視窗。



  偏好設定選項 

imo 也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偏好設定選項,像是是否自動儲存對話紀錄等功能,都可以在偏好設定裡面作相關的設定,要進入偏好設定頁面,如下圖,點選紅色方框處的「Preference (偏好設定)」,便會出現偏好設定的對話框,裡頭目前提供了九項設定供使用者選取,下面一一位各位讀者說明各項設定:

  1. 是否顯示聯絡人的圖示 - 也就是我們一般使用 MSN、Facebook 等即時通訊軟體,對方的個人圖像的這個部份,若是取消勾選的話就只會顯示通訊軟體類型的小圖示。
  2. 是否同意 imo 為您加密並儲存您的對話紀錄 - 這個部份我想應該不用多作說明,若是各位讀者想要日後能夠搜尋到日前的對話紀錄,就只能勾選囉!
  3. 若是要刪除 imo 為您儲存的對話紀錄,擊點這個連結
  4. 是否讓不在聯絡人清單中的使用者可以傳送訊息給您
  5. 是否顯示表情符號
  6. 是否在接收到新訊息時播放音效
  7. 是否啟動桌面通知 - 如此一來再接收到新訊息時,桌面右下角會跳出通知的小視窗來提醒您收到新訊息
  8. 當前對話視窗接收到語音訊息時是否自動撥放
  9. 9……你跑去哪裡了? xDD 不好意思筆者標記錯誤啦~
  10. 是否讓不在聯絡人清單中的使用者可以傳送訊息給您 - 這一項是專為 imo 本身自己的即時通訊帳戶作設定的,沒有 imo 帳戶的使用者可以忽略不管它

以上大致上就是整個 imo 的介紹與使用,imo 也提供了群組對話的功能,但目前支援的程度並不是太好,筆者暫時不向各位介紹這個部份,留待日後若是支援程度較好時,在另行撰文介紹。

筆者目前已經全面改用 imo 這個 wep app 形式的即時通訊軟體了,畢竟,筆者需要的不是可愛花俏的表情符號,而是清楚的訊息傳遞。在哪裡都能夠使用 imo 的這個優點,真是令人愛不釋手呢!各位讀者若是您任職公司有鎖 MSN 等即時通訊軟體,不妨試試看這套走一般網路通訊協定的 imo 試試看唷!應該不至於連網頁都鎖吧?!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